出彩援疆人丨杨明:以务实的态度,助推师市教学质量提升

师高支教组2023-08-10 13:26:30

“因素填词,条件写句”;“能不能种看气候,种多种少看市场,种的好不好看水热土,不能种也要种看技术”。在杨明的课堂上,复杂难懂的知识总能在生动形象的语言中得以化解。六年前,在新疆著名地质专家李忆祖老师(多期央视《地理中国》栏目嘉宾)的指导下,杨明进行了“环天山”地理考察,对新疆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有机会援疆,他义无反顾报名来到第一师高级中学任教高中地理。


(相关资料图)

立足课堂,以教学质量提升为己任

作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浙江省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的杨明对教学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应知、能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每次上课前,杨明总会在统计学生错题或与学生面谈的基础上深度备课,从而真正实现“精准教学”。

在他的课堂上,他鼓励学生随时可以打断自己的教学,随时可以发表观点或质疑。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杨明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感受“故事叙述型课堂,真实情境,地理思维,师生间平等的互动,学为中心”等。为减轻学生学业的负担,地理日常作业时间一般控制在15至20分钟内,但教学效果非常优秀。在前后三次考试中,他任教的班级地理成绩始终都是年级第一,并且他个人教学质量考核分多次位居年级全体教师第一。这或许就是“精准教学”和“以教育规律和学习心理学来指引教学”的成效,真正实现“少即是多”。

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

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是推动教师成长最好的平台。杨明始终认为“课不是听出来的,课是上出来的”,“开课、磨课、研讨”是教学能力提升的必经之路。

2023年3月他指导徒弟张晓瑶老师参加第一师高中地理现场课大赛获第一名。2023年6月指导宁舒超老师参加兵团高中地理现场课大赛获一等奖。2023年4月指导师高地理老师陈莉和任非凡在兵团国培计划中分别开设公开课《沙尘暴》《林线》受到评课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凌聪志老师高度认可。在日常组内教研过程中,杨明力推校本练习的编写,“只有老师跳入题海,学生才能走出题海”,结合课标要求,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重难点,精选适合本校学生的试题可以实现教学的“减负增效”。

2023年3月杨明邀请浙江省著名地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郑伟大来第一师在由教育局主办的全市各中小学教学副校长、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培训会做专题讲座两场,参训教师均表示受益匪浅。当时杨明特意跟领导请示,希望培训由第一师高级中学承办,可以给师高教师提供现场学习的机会。同时他还邀请他的四位师父,浙江省正高级特级教师李小冬、周红星、王卫兴、耿文强携四个省市名师工作室作为援疆后方导师团队,在教学设计、试题命制、教科研、资料共享等方面给与第一师地理学科全力支持。

教研相长,以科研反哺教学

来疆之前,杨明已有斐然的教科研成果:主持或主研全国立德树人项目子课题、浙江省教研重点课题等10余项,在全国地理学术年会等国家、省市级教研会做讲座30余次。在《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出版著作4本,多项科研成果或论文获得省市评比一等奖。结合自身特长,2023年4月杨老师在兵团国培计划中开设讲座《试题分析兼论高中地理事象影响因素分析》,得到兵团各校老师和专家的一致评价。

2023年5月主持并带领师高教师团队申报兵团课题《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研究》获成功立项。2023年6月杨明受邀担任主编并带领师高五位地理老师共同编写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用书《精彩三年·课程探究与巩固》(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阅读经典

“先做地理学者,再做地理教师”这是杨明的导师,全国地理教育界泰斗袁书琪教授(多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主编)给的建议。受导师的影响,他日常喜欢阅读各学科经典著作,来疆不久即购买20余本书籍赠送给身边同事。2023年6月牵线联系郑伟大老师捐赠专著《叩问教学》《寄语教师》近200册给第一师高级中学、九团中学、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等。优秀的教学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反思,杨明在带动身边教师阅读的同时,还在组内开展专业经典教材《气象学与气候学》等的阅读,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既能解决高中地理教学的困惑,还能培养教师的命题思维,从而夯实专业基础,以适应学术情境的高考试题。

杨明只是师高援疆教师团队的一个普通缩影,他希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继续以务实的态度,有所为,积极助推师高教育质量提升。

关键词:

上一篇:“神算子”策略师最新预判:美股涨势难续 准备好迎接横盘
下一篇:最后一页